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031 IKEA 效應

  IKEA效應:我們曾參與製造、生產的完成品,會特別認為有價值 這是二〇一二年才剛被創造出來的名詞,或許因為用了IKEA這公司名稱,網路討論度還蠻高。 我們曾參與製造的產品,曾努力其中最後完成的專案,蒐集食材調整配方做出來的蛋糕或美食,花時間取材好不容易寫出來的小說,或其他工藝作品、藝術創作,或甚至我們花了許多心血與資源培養出來的小孩,到最後我們常會高估他們的價值、影響力、以及對社會的重要性。 這種高估常會造成對「市場」的誤判,帶來太高的期待,扭曲了公司或個人資源的分配,或產生不必要的心理不平衡。 但人類為什麼會演化出這樣的大腦機制?或許,讓許多人擁有對他參與製造的產品或專案的「愛」,可以鼓舞人類盡心盡力成為卓越的工匠、專業農人或管理者,並願意為產品的完善付出努力、提供改善意見。 IKEA效應讓消費者在參與組裝的過程中更加喜歡他買的商品,厲害的企業會讓員工以他參與創造的產品或專案為榮。我們要注意的是不要因此高估市場反應,否則可能會帶來悲劇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最近的文章

030 事後的先見之明 hindsight bias

有時我們或親友遇到劈腿、外遇事件時,常會有人說:你看,那時他(她)有些行蹤就很可疑,我早就猜一定有問題了! 這種事後回想當初的判斷,就叫做「事後的先見之明」(hindsight bias)。 醫療人員有時也會遇到,在病人確定罹患腫瘤或器官病變時,回頭看X光片或電腦斷層,隱隱約約好像有道陰影。有的人就會說:「你怎麼會看不出來,你這是誤診!」確定診斷後再去看片子,就會覺得每個人應該都能看出那裡有什麼,有時這也是「事後的先見之明」。 這類研究有好幾百篇,最常舉的例子是「選舉前」和「選舉後」。例如二〇〇八年美國總統大選,在民主黨提名歐巴馬後,有60%美國人認為歐巴馬會當選。但等到選舉結果揭曉後的調查,這時有80%美國人說,他們早就知道歐巴馬會當選了! 三年前的七月,蔡英文在總統大選民調裡剛開始超越韓國瑜。如果現在請台灣人回想在二〇一九年七月時,你認為誰會當選總統?你覺得比例會有多少呢? 除非我們有把每天大小事都記日記的習慣,否則誰都難避免「事後的先見之明」。這並不奇怪,只不過是提醒我們不要對自己的記憶力太有自信罷了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9 看新聞的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之二

付錢改變收視習慣,可以微調政治觀點與立場 今年四月有篇有趣研究,付錢讓原本習慣看「福斯新聞網」(Fox News)的人,撥出一些時間看CNN,一個月後,參與者的政治觀點,就有點被搖動了。 這763位參與者,平均年齡大於50歲,95%是白人,92%支持共和黨。原本一星期看大約14小時福斯新聞網,研究者出錢要他們這個月每星期挪出至少7小時看CNN。 研究結果發現,付錢要他們平均每天看一小時CNN後,這些人對拜登的質疑減少,對川普的質疑增加,然後對福斯新聞網過濾新聞的懷疑多了起來。 在此不想做過多的解讀,簡單說明的是,這是跟「確認偏誤」(confirmation bias) 有關的研究。 因為確認偏誤,我們常會挑新聞來源。跟自己政治立場相近的媒體,報導的新聞常能應和我們的觀點與信念,不知不覺就越來越喜歡看。這會形成「過濾泡泡」(filter bubble),加強「同溫層效應」。 這研究說明,在同溫層長期形成的政治觀點與立場,透過調整收看的媒體,是有可能改變一些的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8 我們就是喜歡看負面新聞的壞消息偏誤 bad news bias

二〇一四年有個加拿大研究,利用偵測眼球視線的技術,發現人們喜歡看負面新聞,但會跟你說他看比較多正面新聞,然後抱怨為什麼媒體老是報導負面新聞。 同樣二〇一四年發表的德國研究,發現失業率高高低低,但失業率升高的負面報導,遠多於失業率降低的新聞。 新聞報導負面居多,會讓我們覺得重大刑案很多、犯罪率高,其實在多數國家都是逐漸下降。 我們常覺得空氣污染嚴重,這是事實沒錯,不過多數國家的PM2.5數據是緩緩下滑,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空氣污染越來越糟糕。 重大刑案減少、空氣污染改善,有一部份是因為科技進步。警察鑑識技術科學化、監視器材普及、工廠生產機器的除污功能越來越好。但這些正向報導的篇幅與傳播力,是遠遠不及負面消息。 為什麼人類愛看負面新聞?除了幸災樂禍的心理作用外,從演化心理學角度來說,主要是因為我們要知道別人遇到什麼壞事,自己才好提前做些準備。 知道別人發生什麼好事、做了什麼好事,對自己的生存機率幫助有限。但遇到壞事的前車之鑑,可以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。 格外注意別人的災難,也算是一種人類本能吧。缺點是,這有時會讓我們欠缺對「全局」的掌握。國外因此出現一些「好消息網站」,或許這也是一種改善壞消息偏誤(bad news bias)的方法?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7 讓婚姻與感情破裂的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

  「確認偏誤」是人類常見思考方式,一旦一個想法成形,我們就會不自主地蒐集資訊來確認這個想法,迴避可能會否定這想法的資訊或討論。 比如說,你買了一隻股票,先前賺了一些錢,在下跌時你可能會去看許多講這家公司好話的新聞,還分享給朋友。等到賠得受不了了,不得不賣掉,然後才發現有很多不看好的資訊,之前都沒有注意到。 股票有人賠就有人賺,但婚姻或感情因為確認偏誤而瓦解,就有點可惜了。 婚姻或感情裡的確認偏誤可能是這樣的: 1. 他能力學經歷比我好,心裡一定常看不起我 2. 她社會經驗不足,很多事情一定不太會處理 3. 他對我沒感覺了,所以藉口要工作、應酬,不陪我 4. 她好像有外遇了,臉書、Line不知跟誰聊天,不讓我知道 5. 他迷上高難度的自行車騎山路,我跟不上,一定是有喜歡的女生陪他騎 6. 她說在家帶小孩很辛苦,但我怎麼覺得她都在看劇、玩遊戲? 7. 婆婆不可能把媳婦當女兒,她不會講真心話 8. 這女婿是為了以後分財產才來接近我們,分到財產就不會理人了 9. 她那麼耀眼,身邊一定有許多比我有成就的男生在注意她 10. 他遲早會對他的女秘書、女助理出手,她們也會誘惑他 這類確認偏誤可以一直條列寫不完,當然,最困難的是,這些想法有時候是真的!所以人類大腦會不斷想辦法去確認「這是真的!」「我的想法沒有錯!」有時在確認的過程中,感情與信任就真的毀掉了,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。 清官難斷家務事,婚姻與感情問題,外人很難判斷是非。如果你遇到婚姻或感情問題,有點卡住但還想走下去,建議可以到心理諮商所找擅長婚姻問題的心理師長談。這沒有健保,必須花錢,但如果還想挽回,花些錢也是值得的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6 上班族如何避免「知識魔咒」curse of knowledge

  上班族如何避免「知識魔咒」的影響?以數位行銷工作者為例 最近「知識魔咒」這名詞有點紅,在此摘要英國數位行銷公司網站上的文章,做些簡單的提醒。 1. 跟客戶公司的老闆講話時,盡量避免一連串高深的名詞,要讓他知道你們的專業可以協助達到他公司的營運目標 2. 跟客戶第一次接觸時,要先清楚他的專業知識到什麼程度。接下來要確認,你所講的每一個專有名詞,他是不是都聽得懂? 3. 在公司的專案小組裡,即使是資深同事,也未必瞭解你現在在做什麼。不要把小組討論當成展現知識、要其他同仁追上的地方,適度調整一下說話方式。 4. 帶新人或在教其他部門新手時,切記,你的工作累積的經驗以及一些直覺反應,在他們身上並沒有。有時你覺得說一句話他們就該懂的事情,可能要說上三句話才行。 5. 寫 email 溝通時要注意,你簡短的習慣用語、一些古老的表情符合,有可能會引起誤解。該說清楚的就要說清楚,否則就不需要視訊會議了。 最後做點補充說明:《知識魔咒》是我在Readmoo 電子書平台的50本「認知偏誤電子小書」的第一本,寫作時就面臨一個問題:我需要去寫各行各業的應用嗎? 後來我決定,除了某些特殊主題外,一律不把「應用」層面的內容寫進書裡。 上面所說的「知識魔咒」列舉,對有實務經驗的人來說是很基本的工作守則。有趣的是,心理學家如何透過研究設計,讓我們能推敲這些認知偏誤確實存在人類大腦,而且在我們五歲時就能偵測到? 從研究出發,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心理學名詞的原貌是什麼,對人類大腦運作多一些瞭解,也可以避免名詞的誤用。 但在應用層次,就期待 Youtuber 或各網路講師們在各種免費或付費節目裡發揮。如果有先看完我的電子小書,講課時有提到我跟書名一下我就很高興了。 現在我每天會收到大量講認知偏誤的網路新文章,認知偏誤會影響企業經營,所以歐美國家對認知偏誤越來越重視。台灣在這方面可能還落後些,相對的這裡就有許多企業訓練與上課的市場存在。 PS. 本文裡整理的五個要點,前三點來自 Found 公司網站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5 隱性偏誤 implicit bias

全世界90%的人對女性帶有某種偏見,聯合國發展計畫的研究這麼說。 這研究取樣自75個國家,這些國家的人口佔全世界80%。這些偏見,也是一種認知偏誤,叫做「隱性偏誤」(implicit bias),阻礙女性在各個領域的發展,也阻礙著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,降低企業與國家的競爭力。 因為種種偏見,現在全世界還有28%的人認為有時打老婆是有道理的。 常見的性別隱性偏誤包括: 1. 男性比較適合當政治領導者 2. 男性比較適合當企業領導者 3. 女性不適合當科學家 4. 女性比較情緒化 5. 男性比較決斷 6. 女性不適合投資理財 7. 男人比較有才華 8. 女人比較需要照顧也比較會照顧人 9. 女人是三寶不太會開車 「隱性偏誤」其實是種大腦本能,我們在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本質與能力前,會先依照某一些分類與刻板印象來評估這個人。這可以減少大腦消耗的能量,快速得到做事與思考的方向,但也可能因此做出錯誤決定或傷害別人。 要改善「隱性偏誤」,要靠教育與訓練。許多專業都會上教育訓練課程來減少各種偏見。多閱讀、多傳播這些資訊,也會有幫助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4 信息偏誤 information bias

  讓韓國人誤會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的「共享信息偏誤」(shared information bias) 《科學美國人》(Scientific American)最近有一篇「觀點」(opinion)文章,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什麼是「信息偏誤」。 1. 從二〇〇〇年到現在,韓國的空氣污染,其實是有漸漸改善。 2. 但韓國人普遍認為,從二〇一三年後,韓國的空氣污染是越來越嚴重。 3. 韓國人也普遍認為,空氣污染的主因,是來自中國的粉塵。 4. 中國粉塵的確是韓國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,不過在首爾的測量,中國粉塵佔了34%,韓國工廠佔了52%。 5. 造成這「信息偏誤」的原因之一,是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,來自中國的粉塵,在首爾造成超高濃度的空氣污染。 6. 這引起高度的討論,增強韓國人對中國的壞印象,也造成韓國人「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、比二〇〇〇年還嚴重的錯覺」。 寫文章的作者看來是韓國人,他們頗推崇日本科學社群的努力,來釐清國民對一些資訊的誤解。對空污問題我沒有深入研究,不過這倒是一個理解什麼是「信息偏誤」的好例子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3 當媽媽的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 之二

當媽媽的決策疲勞,下班後還要處理家務事的身心俱疲 常在診間聽到有在工作的女性抱怨,一樣白天上班,先生回家就癱著不做事,只會喊累、玩手遊、看電視。女生還常要照顧小孩、忙家務事,就算有洗碗機跟掃地機器人,還是很累很累。 先生常覺得自己工作賺錢貢獻很大,上班勞心勞力非常辛苦,下班應該好好休息。問題是,太太晚上忙小孩跟家事,一樣是要動腦,不會因為沒有直接收入就可以輕鬆打混過去。 總不能說,帶小孩沒有收入,就隨便帶小孩。總不能說,家務事沒有收入,就衣服隨便買隨便洗,食物隨便買隨便吃。媽媽們的腦力負擔,往往不被注意。對一個家庭來說,家務事的每一個決定,都比辦公室例行業務還重要。 現實上,小孩更常打斷媽媽睡眠,不常打斷爸爸睡眠。於是媽媽又更累了。 有個名詞叫做「在家輪班」(second shift),職業婦女工作完回家做大量家事,就好像在另一個地方做輪班工作,疲累程度跟一份正職、一份兼差輪班工作的人一樣累。晚餐吃什麼、食材去哪裡買、誰喜歡吃什麼誰不喜歡吃什麼,這每一件事情都要動腦,不會比辦公室工作任何一條to-do list來得輕鬆。 這些心理負擔,常會造成兩頭燒的職業婦女的決策疲勞(decision fatigue),腦力不堪負荷,影響到白天的工作品質。繼續硬撐的結果,會把身心健康都搞壞了。 要改善這些問題,最重要的就是「減少每天要思考的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」。最基本的是家務事外包、以及爸爸媽媽共同負擔教養小孩的職責。走入婚姻、決定要生小孩前,這些事情一定要想清楚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2 正常化偏誤 normalcy bias

我老公很顧家,他不會外遇的!我女朋友很單純,她不會劈腿!公司體質還不錯,我應該可以在這裡待很久!股市的本益比還不錯,應該不會再下跌了!世界和平大家才能賺錢,應該不會發生戰爭吧! 據說,有70%的人,會有這種「正常化偏誤」(normalcy bias)。我們會傾向認為現在習慣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續,災難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,如果有什麼小狀況很快就會拉回常軌。 「正常化偏誤」合理化我們的選擇,相信自己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。「正常化偏誤」讓我們不會因為剛浮現的隱憂而焦慮、消耗太多大腦能量。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,「正常化偏誤」通常無礙於人類的生存。有些人因為不相信危機將至,導致股票虧損、投資不動產賠錢,相對的也就有人因此賺到錢。有公司倒閉,就有公司因此獲利。有人婚變外遇,也不過是造就更多基因組合的後代。有人失就有人得。 但站在個人角度,陷入「正常化偏誤」的認知偏誤,常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,偶爾會危及性命。比如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之前,在二〇〇六、二〇〇七,就已經有許多跡象顯示危機將至。及時出場的人大賺一筆,來不及逃的有些就真的付出生命的代價了。 不過,「正常化偏誤」的確是可以讓我們安心度過許多日子。或許折衷一下,平常不要想太多,但每隔一段時間,我們還是要讓自己有個安靜、清靜、沒有雜事干擾的假日,好好想一下現在生活中各個重要層面,有沒有什麼潛伏的危機? 例行地、不帶感情地檢視自己的人生動向與資產配置,才不會在災難臨頭時毫無準備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1巴南效應 Barnum effect

為什麼我們相信星座、血型、以及非專業的心理測驗?這是人性,這叫做巴南效應(Barnum effect)。 好久好久以前的一九四八年,心理學家佛瑞找一群心理系學生來,給他們做一份隨便亂編的心理測驗。一星期後,佛瑞給每個人一份解析,內容都一樣,諸如「你的靈魂中的某個部分是很不切實際的」、「安全感是你人生的重大目標」「你發現對別人太過坦白揭露自己是不智的」。 佛瑞給學生一個0-5分的評分表,要學生針對每個項目打分數看準不準?結果驚人,平均4.3分,表示學生們認為這個亂做、統一答案的人格分析非常準! 這類研究重複做了非常多次,一般認為男生女生的巴南效應都一樣。人類大腦就是這樣,對於一些有點含糊但看起來可以廣泛類推到許多人身上的訊息,在看到後會容易覺得「對!我就是這樣!」 曾經有學者發現,大學畢業女生比較容易接受別人轉過來的星座、血型、心理測驗分析。他認為,這其實是這群女生在求助、需要朋友、需要別人關心的表達方式,但在學界沒有共識,許多學者不認同。你覺得這樣的分析有道理嗎?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20 動不如靜!行動偏誤 action bias 之二

  動不如靜!遇到因為焦灼的婚姻問題快要崩潰來看診的病人,我常會提醒他們,不用急著馬上要做什麼大動作,反正事情已經演變成這樣,說不定接下來還有法律訴訟,也不差這幾天。先好好睡飽,藉助藥物讓自己先不要一直想,等大腦功能恢復得正常點時,再想清楚自己該怎麼做。 想想,這也是在處理「行動偏誤」(action bias)。人類大腦常會有「靜不如動」的傾向,遇到事情好像不做點什麼就不對勁,有時急著做什麼,反而就把一段關係逼到無可挽回的局面。 有人說,「行動偏誤」是「所有認知偏誤之母」。想想也沒錯,我們大腦充滿各種偏誤,但如果只是在大腦裡想,沒有急著說出來或做些什麼,這些認知偏誤並不會影響到誰。 思考、觀察、探索、等待時機,其實也是要消耗腦力,這些都是行動的一部份。但人類大腦演化就是喜歡有個別人看得到的動作,這是行動偏誤的來源。我們大腦裡總是有個聲音:「別站在那裡!做些什麼!」也常會有人這樣催促我們。 所以,面對一些難解的爭議時,先想清楚: 1. 我能掌控什麼?我的資源在哪裡? 2. 我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? 3. 我的停損點在哪裡?什麼狀況要全面放棄? 預先想好遇到壞事或好事時的SOP,先有個標準行動原則可以做,冷靜想清楚後再做重大決定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9 損失厭惡造成投資失敗 loss aversion 之二

  昨天看到美國財經名嘴說,股市下跌時,造成投資人重大損失的兩大原因,第一個是就「損失厭惡」(loss aversion)。不想承認錯誤、不想面對痛苦,是投資人要先克服的魔咒。 據說,損失一筆錢帶來的痛苦感,需要賺兩倍才能平衡回來。人類對「損失」的痛苦感,會遠大於「得到」的喜悅。這或許是因為在數萬~數十萬年前的遠古時代,許多損失都會導致生命傷亡,得到什麼(如一隻死羊腿)卻只能換來幾天吃飽。 也因為這些心理作用,使得人們在「賺到一萬趕快賣」時,決策會比「虧了一萬趕快賣」快速許多。承認損失太痛苦,讓一些人不想面對事實,一直期待反彈,或繼續加碼攤平,於是昧於時勢繼續高風險投資,等到被迫出場不久,谷底反彈時手邊已經沒有籌碼。 有個研究就說,二〇一八年美國股市兩次大修正,散戶投資人的損失是指數變化的兩倍。賣得太低、買得太高,是許多散戶的痛。如何克服人性盲點,建立投資紀律,是每個投資人都得努力的目標吧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8 影響股市投資的行動偏誤 action bias

  有時人類就是忍不住要動一動,即使好處可能很少或可能有壞的結果。這叫做「行動偏誤」(action bias)。 今天引用SciTechDaily的文章。作者說,1991年到1996年美國股市,頻繁進出的人賺到11.4%的年度獲利,但市場的平均獲利是17.9%。忍不住就是想做什麼,結果賺比較少。 另一個二〇〇七年針對足球的研究發現,在罰踢時射到左邊、右邊、中間的比例都差不多,但是守門員有93.7%機率會往左邊或右邊撲。為什麼?因為如果站在中間沒動,然後球踢向兩邊,守門員會很糗。有做個動作撲一下,雖然三分之二機率撲不到,觀眾會諒解,守門員心裡也比較好過。 「行動偏誤」可能演化自遠古時代人類生活環境,針對風吹草動隨時應變比較活得下去,但現在社會有時會越做越錯。可能會遇到災難時,先買衛生紙跟泡麵,有時也是一種action bias。 有時我們會覺得不做點什麼,好像會錯過什麼、造成遺憾,或會對不起誰。政治人物有時會覺得應該要推動什麼理念,最後造成災難。企業老闆覺得要做些改革,結果越改越糟。或許人類祖先就是要做些什麼,在部落裡才會有好的評價;看起來懶懶不想動的人,或許就比較難吸引異性吧?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7 民調引導從眾效應 bandwagon effect

前陣子有個民調說,蔣萬安遙遙領先。前陣子別的民調卻說,蔣萬安岌岌可危。 我不是民調專家,不知道那個民調比較有參考價值。不過,做政治行銷的人大致都知道「從眾效應」(bandwagon effect),善用民調發布來影響選民,應該是網路社群時代政治工作的基本功吧。 人類大腦喜歡靠向多數,數十年來的研究,也都證實光是發布民調數字,就有機會影響選舉結果。這也難怪許多國家會限制選舉前一兩星期發布民調。 民調數字落後的候選人,原本估計票數常會往前兩名集中,而且民調第一名往往能囊括最多游離票。如果有比較激烈的政治立場上的差異,游離票會容易在意識形態相近的候選人間跑動。 民調也會影響人們對社會議題或社會團體的支持,總之人們的確會有喜歡「西瓜靠大邊」的趨勢。我們對明星、知名品牌的支持,也常會有「從眾效應」,所以「天團」常常屹立不搖,名牌常能高價賣出。 從眾效應的英文原意是,遊行時的電子花車閃閃亮亮,播放著舞曲經過大街,路人看到就很興奮地跳上去一起扭腰擺臀同樂,然後越聚越多。人類大腦有時就是懶得思考,跟著多數人的決定應該沒錯?所以無論是政治行銷或商品行銷高手,都會懂得透過從眾效應爭取最大量的支持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6 防疫注意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

  疫情爆發,要注意那些認知偏誤?國外一些媒體最常提出的反倒是「決策疲勞」(decision fatigue)。 以前約人吃飯就吃飯,現在要考慮會不會被感染?會不會被匡列?我們都打三劑了但會不會有誰只打兩劑或甚至沒打疫苗、然後害他被感染? 有些醫院醫療人員跟衛生局、所衛政人員,現在應該是忙得快崩潰了。企業擔心員工感染,父母煩惱小孩要不要打疫苗。 決策疲勞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、或導致輕率的決定。疫情爆發,更要思考如何讓大腦降壓,好好過日子。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「可得性偏誤」(availability bias)。當媒體、網路上滿滿都是疫情相關訊息時,我們就會覺得「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」,把注意力與心思都放在上面,隨時準備要做什麼。 但其實,繼續工作賺錢、照顧小孩、煮飯買菜、打掃家裡,依舊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情。尤其在多數人已經打滿三劑疫苗時,按照計畫跟朋友聊天、出去逛街旅遊露營,通常會是比注意疫情更重要的事情。 第三個要注意的是「零風險偏誤」(zero risk bias),有些人會想要把風險降到零,結果卻是讓組織或政府付出更龐大的代價,讓自己焦煩過度影響生活品質。 藥物有副作用、疫苗有副作用、沒打疫苗的兒童也的確有極少數會染疫死亡,但如果過度聚焦在這些風險,社會會無法前進,想太多的人的大腦也會不堪負荷。 總結一句話:別想太多了,好好過日子。打滿疫苗,就別擔心太多,週末就好好讓自己放鬆吧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5 熟悉偏誤影響投資 familiality bias

  理解認知偏誤,對投資理財也會有影響喔!「熟悉偏誤」(familiarity bias)會讓我們把資金過度集中在自己熟悉、本地的、本國的股票,錯過其他更好增值空間的股票。 美國許多中產階級,就直接把大量資金押在自家公司股票。許多大型基金操盤人,也會把太多錢放在自己熟悉的公司。因為知名度高,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股票也很容易溢價好幾趴。想要經濟自由的散戶,常會跨不出舒適圈,不想去研究陌生但很有獲利空間的外國公司。 過去兩年的低利率大環境,對有些人來說是怎麼買怎麼賺,但接下來的世界局勢大變化,就會需要大家好好思考手上資金該怎麼運用了。 最近一篇有趣研究則發現,如果有人一進賭場就在賭場裡的吃角子老虎中大獎,當事人接下來在賭場投注金額會大增,連同行親友與旁觀者也會跟著樂觀起來,這叫做「熱手謬誤」(hot hand fallacy)。 過去兩年有許多大賺的投資人,是不是也會讓在網路上旁觀的人變得太樂觀呢?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則提醒:在高通膨、以及預期將會不斷升息的大環境下,還是有許多散戶勇敢地投入股市,這是否是「正常化偏誤」(narmalcy bias)呢?也就是有許多人不相信別人不斷提出的警告,低估災難發生的可能性?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4 第一印象很重要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

 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,難怪許多人重視化妝、打扮、整型、打雷射,要不然開個美肌也好。 長得好看的人天生就有優勢,長相普通的人努力加強外表,讓第一印象加分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 當我們遇見、注意到一個人,大腦就會根據第一印象迅速建立一個「參考點」。第二次遇到時,會再從這參考點上下左右調整。第一印象很好,第二次碰到時感覺稍差,因為「參考點」比較高,整個好感度可能還是比「第一印象不好,第二次碰到時覺得改善」高很多。 有個有趣的研究,讓受測者看同一張臉的三張不同照片,但看照片的次序不同。先看最吸引人的那一張,受測者會覺得比較有吸引力、比較想跟她約會。 如果先看比較普通那張,「先苦後甘」,最後才看比較好看的照片,第一印象已經成形,想跟她約會的比例就會降低。 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有些人有很好的學經歷或家庭背景,所以不在意給別人什麼第一印象。但有許多人渴求著各種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機運,這時,花點錢裝扮自己、買一些華麗的配備,也是人之常情、理所當然了。 這一篇講的是「錨定效應」(anchoring effect)。許多深諳人性的人靠著操作錨定效應獲取許多個人優勢,是很有意思的認知偏誤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3 婚姻失和的常見原因 自利性偏誤 self-serving bias

  夫妻、伴侶、男女朋友間的問題,有不少出自於「自利性偏誤」(self-serving bias)。這個中文翻譯不太精準,如果口語翻成「我好棒棒偏誤」可能還比較好理解。 「自利性偏誤」簡單說就是「成功是我厲害,失敗是別人拖累」。考試考好是我聰明會唸書,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或有人讓我心情不好。 在伴侶之間有時會出現「做得好是我的功勞,做不好是妳能力太差」之類的指責,長期累積下來就會讓婚姻或共同生活的品質變差。 比如典型的「這個家庭能維持是靠我辛苦工作賺錢,小孩考試考不好不乖是妳不會帶」,就是典型的「好康歸我,責任妳揹」的自利性偏誤。 「自利性偏誤」的確是有性別差異,研究顯示,男性比較容易把失敗「牽拖」別人,尤其是同住女性。 多年前有個研究,調查在「美好與不好的性經驗裡,兩性會歸因於誰?」在美好的性經驗裡,兩性歸因於自己、對方的比例差不多。但在不美好的性經驗裡,男性會咎責於女性的比例比較高,而女性會檢討自己的比例也比較高。 先生比較會指責太太,太太比較會檢討自己,甚至連先生外遇了,也常見先生怪太太、太太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。這樣的自利性偏誤的兩性差異,在幼兒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浮現,然後因為教養又更強化。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利性偏誤,但男生又比女生更強烈、更常見。認識這些名詞,可以讓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更精準些,畢竟心理學家研究這些現象已經超過六、七十年了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2 離婚、分手決策盲點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之一

  「損失厭惡」(loss aversion)是一些女性面對感情、婚姻問題時常見的盲點,在決策時會過於重視可能遭遇的損失,然後沒去計算可能帶來的好處。 該離不敢離、持續忍受劣質關係傷害身心健康、降低生活品質,人生、青春一去不復返,到最後後悔也來不及。這是許多女性擺脫不開的困境。 決策時重視可能的負面損失,或許來自於遠古時代女性要扛起懷孕、生產、養育小孩的責任,所以要盡量避免可能導致「關係破滅」的負面因素,演化出傾向損失厭惡的大腦。 女性面臨離婚、分手時的「損失厭惡」問題,有好多東西可以說。今天先來講一篇二〇一五年蠻有趣的研究,分析男生、女生在選擇交往對象時,會在意什麼負面因素? 男生、女生在意的點都差不多,但女性會比男性更在意對方的邋遢、懶惰、貧困、性技巧不好、沒有幽默感、沒有自信、玩太多電視電腦遊戲。 這些負面表列,女生在意的比例通常都比男生高。男生比女生更在意的,是距離我太遠、不喜歡做愛、以及話太多。 瞭解「損失厭惡」這認知偏誤,對人生決策、投資理財、事業發展會有幫助。以後會繼續寫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