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2的文章

016 防疫注意決策疲勞 decision fatigue

  疫情爆發,要注意那些認知偏誤?國外一些媒體最常提出的反倒是「決策疲勞」(decision fatigue)。 以前約人吃飯就吃飯,現在要考慮會不會被感染?會不會被匡列?我們都打三劑了但會不會有誰只打兩劑或甚至沒打疫苗、然後害他被感染? 有些醫院醫療人員跟衛生局、所衛政人員,現在應該是忙得快崩潰了。企業擔心員工感染,父母煩惱小孩要不要打疫苗。 決策疲勞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、或導致輕率的決定。疫情爆發,更要思考如何讓大腦降壓,好好過日子。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「可得性偏誤」(availability bias)。當媒體、網路上滿滿都是疫情相關訊息時,我們就會覺得「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」,把注意力與心思都放在上面,隨時準備要做什麼。 但其實,繼續工作賺錢、照顧小孩、煮飯買菜、打掃家裡,依舊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情。尤其在多數人已經打滿三劑疫苗時,按照計畫跟朋友聊天、出去逛街旅遊露營,通常會是比注意疫情更重要的事情。 第三個要注意的是「零風險偏誤」(zero risk bias),有些人會想要把風險降到零,結果卻是讓組織或政府付出更龐大的代價,讓自己焦煩過度影響生活品質。 藥物有副作用、疫苗有副作用、沒打疫苗的兒童也的確有極少數會染疫死亡,但如果過度聚焦在這些風險,社會會無法前進,想太多的人的大腦也會不堪負荷。 總結一句話:別想太多了,好好過日子。打滿疫苗,就別擔心太多,週末就好好讓自己放鬆吧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5 熟悉偏誤影響投資 familiality bias

  理解認知偏誤,對投資理財也會有影響喔!「熟悉偏誤」(familiarity bias)會讓我們把資金過度集中在自己熟悉、本地的、本國的股票,錯過其他更好增值空間的股票。 美國許多中產階級,就直接把大量資金押在自家公司股票。許多大型基金操盤人,也會把太多錢放在自己熟悉的公司。因為知名度高,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股票也很容易溢價好幾趴。想要經濟自由的散戶,常會跨不出舒適圈,不想去研究陌生但很有獲利空間的外國公司。 過去兩年的低利率大環境,對有些人來說是怎麼買怎麼賺,但接下來的世界局勢大變化,就會需要大家好好思考手上資金該怎麼運用了。 最近一篇有趣研究則發現,如果有人一進賭場就在賭場裡的吃角子老虎中大獎,當事人接下來在賭場投注金額會大增,連同行親友與旁觀者也會跟著樂觀起來,這叫做「熱手謬誤」(hot hand fallacy)。 過去兩年有許多大賺的投資人,是不是也會讓在網路上旁觀的人變得太樂觀呢?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則提醒:在高通膨、以及預期將會不斷升息的大環境下,還是有許多散戶勇敢地投入股市,這是否是「正常化偏誤」(narmalcy bias)呢?也就是有許多人不相信別人不斷提出的警告,低估災難發生的可能性?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4 第一印象很重要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

 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,難怪許多人重視化妝、打扮、整型、打雷射,要不然開個美肌也好。 長得好看的人天生就有優勢,長相普通的人努力加強外表,讓第一印象加分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 當我們遇見、注意到一個人,大腦就會根據第一印象迅速建立一個「參考點」。第二次遇到時,會再從這參考點上下左右調整。第一印象很好,第二次碰到時感覺稍差,因為「參考點」比較高,整個好感度可能還是比「第一印象不好,第二次碰到時覺得改善」高很多。 有個有趣的研究,讓受測者看同一張臉的三張不同照片,但看照片的次序不同。先看最吸引人的那一張,受測者會覺得比較有吸引力、比較想跟她約會。 如果先看比較普通那張,「先苦後甘」,最後才看比較好看的照片,第一印象已經成形,想跟她約會的比例就會降低。 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有些人有很好的學經歷或家庭背景,所以不在意給別人什麼第一印象。但有許多人渴求著各種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機運,這時,花點錢裝扮自己、買一些華麗的配備,也是人之常情、理所當然了。 這一篇講的是「錨定效應」(anchoring effect)。許多深諳人性的人靠著操作錨定效應獲取許多個人優勢,是很有意思的認知偏誤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3 婚姻失和的常見原因 自利性偏誤 self-serving bias

  夫妻、伴侶、男女朋友間的問題,有不少出自於「自利性偏誤」(self-serving bias)。這個中文翻譯不太精準,如果口語翻成「我好棒棒偏誤」可能還比較好理解。 「自利性偏誤」簡單說就是「成功是我厲害,失敗是別人拖累」。考試考好是我聰明會唸書,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或有人讓我心情不好。 在伴侶之間有時會出現「做得好是我的功勞,做不好是妳能力太差」之類的指責,長期累積下來就會讓婚姻或共同生活的品質變差。 比如典型的「這個家庭能維持是靠我辛苦工作賺錢,小孩考試考不好不乖是妳不會帶」,就是典型的「好康歸我,責任妳揹」的自利性偏誤。 「自利性偏誤」的確是有性別差異,研究顯示,男性比較容易把失敗「牽拖」別人,尤其是同住女性。 多年前有個研究,調查在「美好與不好的性經驗裡,兩性會歸因於誰?」在美好的性經驗裡,兩性歸因於自己、對方的比例差不多。但在不美好的性經驗裡,男性會咎責於女性的比例比較高,而女性會檢討自己的比例也比較高。 先生比較會指責太太,太太比較會檢討自己,甚至連先生外遇了,也常見先生怪太太、太太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。這樣的自利性偏誤的兩性差異,在幼兒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浮現,然後因為教養又更強化。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利性偏誤,但男生又比女生更強烈、更常見。認識這些名詞,可以讓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更精準些,畢竟心理學家研究這些現象已經超過六、七十年了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2 離婚、分手決策盲點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之一

  「損失厭惡」(loss aversion)是一些女性面對感情、婚姻問題時常見的盲點,在決策時會過於重視可能遭遇的損失,然後沒去計算可能帶來的好處。 該離不敢離、持續忍受劣質關係傷害身心健康、降低生活品質,人生、青春一去不復返,到最後後悔也來不及。這是許多女性擺脫不開的困境。 決策時重視可能的負面損失,或許來自於遠古時代女性要扛起懷孕、生產、養育小孩的責任,所以要盡量避免可能導致「關係破滅」的負面因素,演化出傾向損失厭惡的大腦。 女性面臨離婚、分手時的「損失厭惡」問題,有好多東西可以說。今天先來講一篇二〇一五年蠻有趣的研究,分析男生、女生在選擇交往對象時,會在意什麼負面因素? 男生、女生在意的點都差不多,但女性會比男性更在意對方的邋遢、懶惰、貧困、性技巧不好、沒有幽默感、沒有自信、玩太多電視電腦遊戲。 這些負面表列,女生在意的比例通常都比男生高。男生比女生更在意的,是距離我太遠、不喜歡做愛、以及話太多。 瞭解「損失厭惡」這認知偏誤,對人生決策、投資理財、事業發展會有幫助。以後會繼續寫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1 為何初戀難忘懷 蔡加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 之一

  為何有些人對年輕時的初戀難以忘懷?有一種認知偏誤叫做「蔡加尼克效應」(Zeigarnik effect),可能是原因之一。 蔡加尼克效應是說,人類大腦對於未完成的任務,常會有彷彿強迫性的記憶力,一直記著,很難忘懷。 相對應的,當任務完成,原本看似記憶力很好的人,可能一下就雲淡風輕,不記得也不再關切。 這是人類大腦演化出來的「節約能源」機制,已經結束的事情就不需要一直記著。但相對的,有時就會把太多大腦能量消耗在「一直未完成」的事情。 年輕人的大腦活躍、對情感反應強烈,但現代社會讓年輕人的戀愛往往沒有結果(以前農業社會就直接結婚生小孩了)。「或許還有機會做什麼或說什麼」的遺憾,有時就成為「未完成的任務」,一直記掛在某些人心底。 即使是一些淡淡的情愫,也可能因為「如果能再見一次面多好」「為什麼當年不跟他表白」而成為「未完成的任務」。 所以,有一些交往很久的戀人,因為「已經完成了什麼」,分手後很快變得不重要,反而不如年輕時淡淡的遺憾一直記著,這就是蔡加尼克效應了。 曾經陪伴好多年的戀人,在大腦裡的地位有時卻不如年輕時印象朦朧的小姊姊,這或許是一種不公平,也是注意力資源的錯置。 有時是一種悔恨,「如果我能跟她說聲道歉就好了」,然後一直記著一個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人。 不過,蔡加尼克效應並不是無法克服。如果一個人很忙碌、隨時有許多重要的事情,「眼前未完成的事情」通常會壓過「過去未完成的事情」。 所以,對於一直想著唸著年輕時愛情故事的人,或許我們可以回他(她)一句: 「你(妳)吃飽太閒了!」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10 誰會先說「我愛妳」? 男人承諾偏誤 male confession bias

  誰會先說「我愛你」?男女交往的戰略博奕,通常是男生先說、但女生會告訴大家。 「我愛你」這神奇的三個字,通常代表著「承諾」,也代表著接下來可以開始做什麼。 歐美國家的跨國研究,男人先說「我愛妳」的比例,遠高於女生。 男人也會期待女方先說「我愛你」,但通常還是男生撐不住先說了。 先說的人就得承擔被拒絕的風險,氣勢上好像也輸了那麼一點。不過男生會比較急著往性關係發展。「我愛你」三個字就好像一把鑰匙,先說出口了,才能把一些防備打開。 女生評估一段關係、願意說出「我愛你」的時間,往往比男生長。畢竟,如果是往傳統的固定性伴侶、結婚、組織家庭的方向走,女生付出的代價往往高於男生。 今天要說什麼認知偏誤呢? 有一個有趣的新創的詞,「男人承諾偏誤」(male confession bias)。多年後回想起來,女生認為「是他先說他愛我」的比例會偏高。所以不要當面亂問情侶或夫妻「你們是誰先說『我愛你』的」,可能會因此大吵起來。 當男人說出「我愛妳」時,如果女生其實一直在等這句話,那接下來可能變成女生四處宣揚這個承諾,讓親朋好友同事知道。這有時叫做「動機性推理」(motivated reasoning),男人可能只是忍不住了,想要趕快發展成性關係,然後女生就把這三個字當成有長期意義的承諾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09 在家上班不利升遷 只不過是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之五

  在家上班快樂嗎?這可能會不利升遷。前幾年至少兩篇受矚目的研究認為,長期在家上班有時會阻礙升遷機會。 對人類大腦來說,「被看到」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。「看到」可以增加熟悉感與好感。在家上班,雖然可以透過網路開會、見到彼此,但小小的沒有個性又不太清楚的人頭,還是比不上面對面。 尤其在大公司裡面,在家上班就少掉被其他部門的人看到的機會,對人緣、人脈的累積不利。茶水間的閒聊,下班順路去酒吧談心,有時講些小秘密,現實世界的互動可以增進彼此的互相拉抬。 另一本書則提到,女性比較難升遷,有時不是因為性別歧視,而是在男性主導的企業裡,女性員工比較難參與男性主管的私人時間,如兩兩私下闢室密談,或下班小幫派一起喝酒或第二攤。 「升遷」,本來就會受到許多非理性因素影響,不是能力好或對公司忠誠就一定會升遷。有時倒也不是主事者刻意傷害公司,而是人類大腦的認知偏誤助長了這些非理性的因素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08 研究學者也有認知偏誤 只不過是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之四

  人類大腦的評分系統客觀嗎?我猜會有不少人不太相信,所以民間一直會有希望恢復大學高中聯考制度的聲浪,也一直有人覺得公務員與國營企業就是考試憑分數錄取分發最公平。 就算是學者專家,一樣會有認知偏誤,這是大腦的本能。就有個研究找來233位某一領域的活躍研究者,請他們評分某一份期刊在該領域的影響力與重要性。 結果,系統性的認知偏誤出現啦。曾經投過稿、審過稿、當過編輯的人,就會高估這期刊的影響力。對這期刊熟悉感強(常聽說、常閱讀、常看到等等)的研究者,也會傾向給這個期刊高分。 這是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(mere exposure effect)的衍生研究。合作過、聯絡過、常常聽說過,都會影響我們自以為客觀的判斷。也難怪,為什麼政治人物要到處掛看板,一些公眾人物要到處敬酒、握手?見過幾次面產生的好感,常常會比完全沒見過佔點優勢。我們以為這種效應只會影響市井小民,其實是會影響絕大多數人類啦。 《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 》

007 父母低估女兒智商 優於平均效應 above average effect 之二

  父母常高估兒子智商、低估女兒智商? 一九九八年的英國研究這麼說。後續研究認為,父母會受傳統觀念影響,低估女兒在數理與空間方面的能力,其他能力並不會低估。 這是「優於平均效應」(above average effect)的衍生研究。人們常高估自己能力高於平均,但怎麼可能多數人都高於平均? 人們不喜歡接受自己某些能力「低於平均」。但如果講到性別差異,男性自尊心更強、認為自己優於平均的比例高於女性。 受到傳統觀念影響,在「智商」的自我評估上性別差異明顯,男生高估自己智商的程度比女生還高。如果是父母自評子女智商呢?這一樣存在性別差異,平均來說,父母一致認為兒子的智商較高。 爸爸高估兒子的程度又高於媽媽,但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。 身為父母,我們可以想一下,是不是長期低估女兒在數理與空間能力,比較不會鼓勵女兒往這些才能的方向努力? 女性低估自己、父母低估女兒、學校老師可能也低估女學生,也或許現在的選才方式對女性不利,造成世界賺錢的電子產業裡,女性工作者的比例較低,這自然也會造成女性能掌握的經濟資源比男性少很多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6 職場戀情 只不過是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之三

  據說,美國有56%的職場雇員談過辦公室戀情----同一職場的都算數,包括醫護人員。 職場是走入婚姻的一大來源,也是劈腿、外遇的好發地。跟同事組織家庭是好選擇嗎?這時要考慮一下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(mere exposure effect)。 學者統計,職場戀情多數發生在非密集接觸、甚至一開始只是常常偶遇的兩人。太複雜的權力關係會衍生複雜與負面情緒,偶遇則會增加熟悉度與好感度。 同公司會有共同話題,有時再加上為了公司或派系衍生的一體感,職場戀情常一點就燃。 如此產生的感情,適合一起走一輩子嗎?每個人有各自考量。不過在往日時代,有些背景的父母常把唸完書的女孩找關係送進體面的公司,自然而然會跟體面的中產階級產生感情,順利組織家庭。這是對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的另一種理解。 不過,對企業經理人來說,職場戀情常是麻煩事。現實上很難禁止,頂多能做到若公開了就要調動。歐美國家則會注意辦公室戀情是否有主管利用權勢得到好處之嫌。 大公司的大型活動,如員工旅遊、共識營等等,是滋生職場戀情的催化劑。也有些公司會認為夫妻都在同公司,比較不會被挖角。總之,熟悉生好感,進入某個職場,就是跟某個職業類別婚配的第一步,這可能比婚姻仲介公司還有用吧!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5 重複視覺性刺激的男女差異 只不過是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之二

  男性女性對重複的視覺「性刺激」的感覺,會有什麼差異嗎?以下研究結果非常有啟發性: 1. 男性對「不同女性」做出同樣的動作,會感覺比較刺激、感到興趣 2. 女性對「相同男性」做出不同的動作,會感覺比較刺激、感到興趣 大家可以把這兩句話在大腦裡想一下,是不是可以對應到一些兩性交往間的行為差異呢? 比例上來說,男性較容易追求新鮮感,然後重複相同的交往模式。女性則會期待喜歡的對象,持續變化出不同的浪漫行為。這有些或許跟我們演化出來的大腦有關。 今天這則跟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(mere exposure effect)以及「注意力偏誤」(attention bias)有關。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又牽涉到「過度曝光的負面效應」、「涉及道德感的曝光的負面效應」。在寫小電子書時,這些內容應該要放在小電子書的後段。不過,在寫《1000講》時,我是看到翻到順手就寫,所以就放在「之二」了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4 樂觀偏誤 optimism bias

  對疫情,不要太過樂觀啊,紐西蘭人這麼說。 最近收到來自紐西蘭的文章,提到「樂觀偏誤」(optimism bias),提醒紐西蘭人不要因為病毒威力似乎減弱、多數人有打疫苗,就放寬了自我的管控,如漸漸不戴口罩、縱情於各種狂歡活動。畢竟,如果感染人數一下飆太高,還是會造成醫療體系的負擔。 據說,樂觀偏誤常見於80%的人。樂觀偏誤讓我們過度自信、高估自己的勝算。人類最常見的樂觀偏誤,就是現代社會的婚姻,在結婚時信誓旦旦一定能找到人生幸福,最後可能有一半離婚、分居,剩下的一半也有不少勉強過著婚姻品質中下的生活。 樂觀偏誤有演化優勢。想像我們幾萬年前的祖先,族群裡若樂觀偏誤的人佔多數,就會勇於對外探索、開拓;面對外敵競爭時,樂觀偏誤讓我們有自信地發動戰爭、或抵擋外敵不要潰散。 樂觀偏誤讓我們不容易得到憂鬱症,對身心健康有益。但樂觀偏誤也會讓我們低估風險、投資創業失敗、或堅持繼續不健康的行為。有人說,二〇〇八年的金融風暴,就是來自於樂觀偏誤的集體行為。 以我自己的看法,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回到「正常的生活」。比如學校課業、活動,盡量不要受到影響。戴口罩的大型活動,不要害怕繼續舉辦。但無法戴口罩的大型餐飲活動,可以想清楚必要性,不一定要辦的就不要辦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3 只不過是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之一

  韓劇帶動韓國商品海外市場?在Netflix等串流平台崛起時代,台灣是否應該整合更多業界力量創造台劇台流? 我會注意到這議題,絕對不是因為老婆在追《社內相親》、看完又看《25、21》,也不是因為臉友提到現在韓劇在台灣Netflix熱門榜佔據一半天下。 我現在在讀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(mere exposure effect),就查到一些「韓流帶動美國人學韓語、帶動韓國商品外銷市場」的研究。這些研究有許多是發表在韓國期刊,韓文我看不懂,但有兩三篇用英文發表的研究,可見到這樣的說法。 韓劇帶動韓國商品,不只是置入性行銷,還包括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。簡單說就是,熟悉帶來好感,好感影響我們的選擇,即使某個圖像只是默默出現在畫面角落,還是會影響我們大腦。 經典的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研究,是找幾位顏值中等的研究室女助理,假裝成學生,默默出現在大堂課教室裡,不發言、不引人注目、不跟真正的學生搭訕,就是坐在教室裡。 學期結束後,把這些女助理照片混在一群陌生女生照片裡,讓上課學生評比吸引力。結果發現,即使只是默默出現在教室裡,都能讓好感度增加,而且出席次數越多的女助理,好感度增加越多。 這樣的曝光效應,廣告高手知道,政治人物知道,「韓劇國家隊」當然也知道。所以韓流成形之後,就會有人研究韓劇如何提升韓國產品形象、增加銷售量。 有一陣子我很愛吃韓國小雞麵,感覺韓劇流行後,台灣商人就比較敢進口韓國商品,因為台灣的市場接受度變高了。台灣製造汽車不如韓國,但中小企業應該是不輸韓國才對。如果台劇也能創造「台流」,對台灣中小企業經營國際品牌應該會有幫助。 要怎麼讓台灣公司製作出能在Netflix上吸引日韓歐美、世界各國觀眾,在全世界排行榜上進入前十名的劇集?其實以上所說的,我大部分都不懂,我只知道有韓國人用「只不過是曝光效應」來研究韓劇的威力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2 鄧寧--克魯格效應 Dunning-Kruger effect 之一

 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聽信專業醫師的忠告?鄧寧--克魯格效應(Dunning-Kruger effect)。 為什麼好說歹說,一些沒有禁忌症的人還是不願意打疫苗?鄧寧--克魯格效應。 「越是缺乏相關知識,就越高估自己能力與判斷力」的鄧寧--克魯格效應,是人們不聽專業意見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 這也可以說是「半桶水效應」,當我們對一件事情一知半解時,最容易高估自己能耐。等自己成為業餘專家,就會發現山好高水好深,有時會過度貶抑自己。如果最後能成為真正的專家,會變成另一種認知偏誤,覺得這些事情很簡單呀,應該每個人都學得會。 通俗的說法是:「最不懂」的那25%,最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識與能耐。這並不是說他們自以為專家,而是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在平均值之上。這使得他們很難聽進其他人的意見,即使是醫師在苦勸去打疫苗。 鄧寧--克魯格效應也會讓「最不懂」的那25%輕易相信假訊息,如那些誇大疫苗副作用,沒有清楚說明染疫風險的資訊。通常這些人也會相信、分享那些誇大藥物副作用的非專業訊息,對專業治療不配合,沒有規則服藥,最後血糖、血壓控制不好,還是自己吃虧。 要如何克服鄧寧--克魯格效應?會思考這問題的人,現在應該都已經打疫苗了(除非有禁忌症或其他信仰或價值觀考量)。短期來說,有些事情難改變。長期來說,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「鄧寧--克魯格效應」,可以減少這種過度自信。 最後說明的是:鄧寧--克魯格效應只是個統計數字。懂得很少然後很願意相信專家的人其實還是多數。但遇到防疫與醫療問題,即使只有20%不相信專家,最後還是會導致許多人提早死亡。 另外,鄧寧--克魯格效應普遍存在多數人身上,高知識的專業人員也常覺得自己對很多事情都很懂。只是,當這效應影響到中老年人的健康時,就特別需要我們關注了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

001 優於平均效應 above average effect 之一

  男人常常高估自己,女人比較謙遜甚至常低估自己。或許這是演化的結果,男人愛現、吹捧自己,來吸引女性的青睞,反正能生下小孩就是演化贏家。在數萬年前,男人要展現自己保護女性的能力,最好就是讓他也相信自己真的很厲害。這跟前天寫到的「為什麼很多女生想離婚」也有關,因為現代女性已經不需要婚姻制度提供的「保護」,也不相信男人的吹牛了。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,男人高估自己智商的程度,遠遠超過女性。換個角度來說,女生低估自己智商的比率,遠遠超過男性。這種高估低估,有社會文化因素,但跟基因、性賀爾蒙也有關。 研究者發現,跟高估程度最有關的是「生理性別」,生理男的過度自信遠超過生理女性。心理上的陽剛氣質、性別認同,影響程度就沒有生理性別來得大。 回推到我們的社會現象,就是男生比較喜歡「吹牛」,女生則容易因為低估自己喪失機會。男生常會在聚會場合口沫橫飛講一些宏大的遠景,女生則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就逃避現在熱門的數理、電資、程式撰寫等學門。 陳豐偉的認知偏誤生態系